江南创业史
Published: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按钮来收听全文约半小时的内容。
我在2023至2024期间采访了我岳父甘江南,这篇文章算是他对自己五十年生活的总结。本文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14岁右手伤残
第二章:29岁开始创业
第三章:44岁创办江南宾馆
第四章:64岁退出江湖
甘江南重要事记:
- 1959年8月初5(阳历9月7日),出生于公安县甘家厂乡东升村。
- 1973年8月,右前臂粉碎性骨折。
- 1976年6月,开始从事长江水上运输工作,起初售卖船票,后来担任小货船的船长。
- 1981年7月5日,与陈章英领证结婚
- 1988年3月,离开单位,在公安县夹竹园镇经营江南酒家。
- 1993年7月,在斗湖堤镇经营印工餐馆,搬离夹竹园镇。
- 1997年9月,开始经营江南酒楼。
- 2000年初,创办江南大酒店。
- 2003年6月,开始集资筹办江南宾馆,并于2004年4月28日正式开业。
- 2023年5月,注销江南宾馆有限责任公司,将江南宾馆出租给一些老员工经营。
第一章:14岁右手残疾
甘江南,本名甘辉武,1959年8月初5(阳历9月7日)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甘家厂乡的东升村。公安县位于湖北省的南部,与湖南省接壤。他的父母差不多每两年会生一个孩子,总共生了十个,可惜最早的两个夭折。八个幸存的孩子里(四男四女),甘江南排行第二。他有一个大他两岁的哥哥甘辉文(又名甘海南),一个弟弟甘辉明(又名甘河南),和最小的弟弟甘辉亮(又名甘四平)。他的四个妹妹分别叫甘辉英,甘辉梅,甘辉菊,甘辉蓉。
甘家的孩子众多、经济压力大,再加上父亲热衷于打牌赌钱,一大家子人都挤在甘家厂乡的一座土墙房子里。房子是用水田里晒干的泥巴砖砌成的。由于没钱购买瓦片,他们只能用蒿草铺开当做屋顶,用以挡风遮雨。每次下雨,屋顶都会漏水,家里人只能用盆盆罐罐接住雨水,夜晚伴着屋外的风声和雨滴的响声入睡。清贫的家境让十一二岁的甘江南产生了改变家庭的决心。他希望靠自己的能力挣钱,帮助家里渡过难关。那时,他们家很少能吃到白米饭,主食一般都是细糠、红薯、豌豆和地米菜(荠菜),而这些食物通常是用来喂猪的。
尽管家在农村,但甘江南一家拥有城市户口,因为他父母在孟家溪镇(离甘家厂乡以北约13公里)的一家水路运输单位工作。那时候,他们家的收入主要依赖于父母的工资。但家中经济紧张,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仅有十二三岁的甘江南就开始为农村生产队收集鸡鸭粪便作肥料,换取一些钱和粮食。他的生活非常艰辛,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准备早饭和午饭,然后上学。放学后,他还得砍柴、烧火做饭。读初中时,大部分同学都带白米饭当午餐,而他因为家境贫寒,只能带菜饭(一种将菜和饭混合到一起的食物),或者吃同学剩下的食物。他有个同学叫路圣忠,午餐常常带白米饭,而甘江南只有菜饭,他俩有时会交换食物,路圣忠吃菜饭,甘江南吃白米饭。后来,路圣忠的家长得知后,要他不要再跟甘江南换着吃。之后他俩只能跑到没人的地方偷偷地换着吃。乡里的生产队知道甘江南家穷,尽管他还不到14岁,有时也会叫上他一起参加劳动,这样也给了他机会为家里挣一些公分,补贴家用。
1973年8月的一天,生产队叫甘江南去轧棉花,他就和那些大人们一起去劳动。轧棉花的机器是由柴油机驱动的,主要用于把采摘来的生棉分离成棉籽和棉花。这项任务需要几十个人共同合作。甘江南的工作就是把生棉放到机器中处理,然后将分离好的棉花从机器出口取出,装进袋子。一次,甘江南取出轧好的棉花,正要转身去装袋时,因地面不平导致他一脚踩空。身体失去平衡后,他的右手被卷入了机器侧面正在运转的传送皮带,裤子也被齿轮撕裂。旁边的人看到这一情况,赶紧呼喊关掉机器。只可惜为时已晚,机器终于停下时,他的右前臂已经基本被切断,仅通过一层薄薄的表皮连接着手肘部分,血源源不断地流出。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吓坏了。
甘江南疼得晕了过去。生产队的人帮他简单包扎后,把他送到了甘家厂乡医院。那里的医生表示他们无法处理这类重伤,建议他尽快转到更好的医院。由于缺乏救护车,生产队的长辈们就用躺椅抬着他,走了几十里路(徒步距离大约45公里)到湖南省津市的市医院。到达时已是次日中午。医生检查了他的伤口后说,前臂的两根骨头已粉碎性骨折,很多神经已经断裂。他们给甘江南消毒并上了石膏,并表示需要观察,看是否能自然恢复。
七天后,医生们打开石膏,却发现甘江南右前臂上的肉已经开始腐烂。医生跟甘江南的父亲建议要截肢,把前臂及右手完全切除。甘江南的父亲询问他的意见,但是甘江南坚决不同意截肢。津市市医院的医生因此表示无法提供进一步治疗。随后,甘江南转至湖南省的长沙医院。那里的医生也同样认为必须截肢。尽管多家医院建议截肢,甘江南始终不同意。最终,他们决定离开长沙医院,返回甘家厂乡。这一连串的就医转院过程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由于甘江南是因工受伤,生产队承担了当时的医药费。
出院时,甘江南的前臂仍在腐烂,医生建议他每天更换纱布以促进愈合。每次换纱布都伴随着刺鼻的腐臭。幸运的是,他的一位舅爷(奶奶的弟弟)家附近有位擅长治疗此类伤病的草药医生乔医生。这位舅爷住在湖南省安乡县,离甘家厂乡东南方向大约40多公里。为了接受治疗,甘江南暂时搬到了这位舅爷家里。乔医生认为甘江南的伤不会危机生命,只要坚持更换纱布和药物,就能控制腐烂。他几乎每天上门为甘江南换药和包扎。虽然乔医生无法做骨头矫正,但他用抗生素防止了进一步的腐烂,并清理出一些碎骨头。每次换药,甘江南都会因为剧痛而流泪。
在舅爷家治疗了大半年后,甘江南学会了自己换药包扎。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腐烂也逐渐得到控制。虽然右前臂那两根骨头在慢慢愈合,然而右手的恢复情况并不理想。五根手指中,只有中指的血液流动较为正常,无名指和小指血液循环有限。最糟糕的是拇指和食指,这两根手指异常冰凉,几乎感觉不到血液流动。
甘江南在学会了如何处理前臂的伤口后,离开了舅爷家,返回了自己的家。他将残疾的右手用纱布挂在脖子上,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前臂受伤时,他正要读初二。伤愈期间,他的同学已升到高一,那时候的初中一共是两年,高中也是两年。因为缺席了一年,甘江南担心跟不上高一的进度,因此选择留级读初二。这段时间,他只能依赖左手。老师和同学都笑称他为”一把手”。由于小时候习惯用右手写字,重返学校后,他很难适应用左手写字。
尽管甘江南的学习成绩一般,但出于对他的同情,初中老师们还是帮他进入了高中。文革期间,他没能学到多少知识。高中时,他仍未掌握用左手书写的技能,最终只能勉强用右手写字。那时他正处于发育期,由于受伤导致供血不足,右臂长得比左臂短一些、右手也小一些。
未完成高中学业,甘江南在17岁时就开始了正式工作。他的父母当时在孟家溪镇的一个水路运输单位工作。他父亲读过一两年私塾,负责管理单位的财务。他母亲不识字,负责卖船票。船票收入一般由他父亲临时保管,然后定期上交给单位。那时,人们要通过人工划的小木船来过长江沿线的一些支流。船票一般是每人2分钱,夏天由于河面宽,票价会上涨到3分钱。甘江南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在黄金堤(甘家厂乡上游的一个地方)卖过虎渡河的船票。
甘江南的父亲从不做家务,但情商高,善于言谈,与单位领导关系相处得很好。他父亲爱打牌赌钱,尤其喜欢麻将和当地的花牌,因此经常不在家,家里的大小事务都由他母亲操持。他父亲还曾因赌钱被抓,被带着高帽游街示众。1980年前后,水运单位的领导审查账目时发现,他父亲经常从单位的账户中挪用资金,累计欠下了7000元的公款。当时他父亲的工资每月约为50元。他父亲无力填补7000元公款的缺口,于是对孩子们说:”父债子还。我养大你们,这些钱是为了你们才挪用的,你们得帮我还。”甘江南回答说:”如果你不打牌赌钱,我们应该还这些钱。但这钱究竟是你输掉的,还是用到了我们身上?上梁不正下梁歪,你没带好头!”他父亲听后大发雷霆,要打他,说他反上、说他不孝。这笔债务最终由甘江南偿还了大部分,他的哥哥和大妹妹也帮忙还了一小部分。1982年,甘江南的大女儿甘薇薇出生,他领取独生子女证并得到了约360元的奖金。甘江南也将这些奖金拿去为父亲还债了。
甘江南觉得卖船票的工作没有前途,而且他伤残的右手也不方便去做划船的工作。他担心单位会因为他残疾而消减工资,所以他从未向领导抱怨自己的困难,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这种经历让他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而不向家人朋友抱怨。后来,甘江南发现,开机动货船主要依靠掌舵技巧,即便他右手不如左手强壮,但是掌舵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他最终选择了驾驶机动船,在长江上下游进行货物运输,运送包括粗沙,石头,煤炭和粮食等各种货物。
成年后,大多数了解甘江南情况的女青年,都嫌弃他手残,不愿意与他交往。19岁时,经人介绍,甘江南有了一个来自农村的女朋友。但由于家境贫困,甘江南没钱买礼物送给女方家里,也无法在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日向女友家人有所表示。这段恋情最终也不了了之了。
1979年,甘江南认识了比他小三岁的陈章英。当时陈章英不到17岁,面容姣好,也同是甘家厂乡人。那时,她刚刚被公安县针织厂招为女工,转成了城市户口。甘江南向陈章英坦白了自己手臂的残疾,并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他对陈章英的外貌和她的城市户口特别满意。两人交往了大约两年后,于1981年7月5日登记结婚。结婚前还有一段小插曲。陈章英当时还在犹豫是否要嫁给甘江南。甘江南曾告诉她:”如果你不想和我结婚,那也可以。但你需要还我在你身上花的钱,你不能欺骗我。如果你欺骗我,我就用雷管和你同归于尽。”最终,陈章英同意了结婚。由于经济困难,他俩结婚时没有任何仪式,也没有房子,除了身上穿着的衣服,甚至连换洗的衣服也没有。
1979年的甘江南
1980年左右的甘江南和陈章英
甘江南年轻时长相英俊,而且善于言辞。他对每位长辈都非常尊敬,称呼他们为叔叔阿姨,这些长辈也都愿意把一些拉货的业务交给他。例如,单位的船队需要将货物送至上海,甘江南到上海后会通过打点关系,争取获得新的返程货运订单。所谓的打点关系,就是买些糯米、香油、糖之类的礼品送给管事的叔叔阿姨,询问是否有其他的业务。甘江南会将打点关系的开支找单位报销。如果没有这些返程的订单,他们就只能空船返回。有了这些额外的业务,船队便能赚取一些外快,收益由船队全员共享。当时孟家溪镇水运有三支船队,每支船队都按多劳多得的原则单独核算。甘江南的工作能力强,为自己的船队创造了很多利润。然而,这也引来了一些同事的猜忌。有人背后议论他,说他报销的凭证是假发票,这让甘江南感到很受伤。后来,孟家溪镇水运调整了他们的奖励模式,停止了对打点关系所产生花费的报销,以及全员分享额外收入的做法。他们引入了一种新的激励制度:任何能为船队创造额外利润的员工,都会得到这份利润的2%作为奖励。因此,甘江南的收入情况变得更为公开透明。从那以后,对他的质疑和非议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1981年结婚照
1982年陈章英怀着大女儿甘薇薇
单位改制后,甘江南继续从事长江上的货物运输工作,收入相对稳定。然而,由于他常年在外航行,每次行程可能长达一至三个月,每次回家仅有两三天,这让他几乎没有时间与妻子和女儿们相处。结婚前,陈章英已辞去了针织厂的工作。1982年8月18日(阴历6月29),女儿甘薇薇出生。为了让全家人能够在一起,陈章英决定带着孩子与甘江南一起在船上生活。甘江南负责掌舵开船,陈章英则负责为船员烧火做饭,照顾幼小的女儿。女儿两岁左右时,陈章英再次怀孕。1985年8月6日(阴历6月20),小女儿甘萍萍出生了。小女儿出生后,夫妇俩不得不将近三岁的大女儿托付给外公外婆照料,而将还在襁褓中的小女儿带到船上照顾。为了防止小女儿在船上到处乱跑或掉入长江溺水,陈章英在忙碌时会用绳子把小女儿拴在船上。小女儿身体孱弱,经常生病,而在船上看医生也不方便。这迫使陈章英不得不带孩子上岸,回到孟家溪镇悉心照料。这样一来,一家四口分散在三处,聚少离多,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甘江南深知长时间分离对整个家庭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他渴望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生活。到了1988年,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第二章:29岁开始创业
1987年下半年,甘江南的大妹妹甘辉英提议他到夹竹园镇开餐馆。她在那里有一套店铺,一直出租给别人开餐馆,生意很不错。她觉得租给别人还不如租给自己的二哥。她知道甘江南手头不宽裕,因此提出先不收房租,等生意起步后再说。
当时,孟家溪镇水运公司已经分给了甘江南一套单位的房子,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家之所。如果他和妻子要离开单位去开餐馆,就必须得把这套房子归还给单位。经过与妻子商量,他们决定试试开餐馆,不论结果怎样,他们都约定好不会埋怨彼此。于是,全家从孟家溪镇搬到了往北约20公里的夹竹园镇,开始了新的生活。大妹妹的那间店铺有两层楼,一楼开餐馆,二楼则是一家人的居住空间。那时,甘江南有五千元左右的资产,用于筹备餐馆开业。到1988年3月,江南酒家正式开业时,他就只剩五百元了。
1989年春天,祖孙三代第一次合影
开业初期,甘江南由于右手残疾不能亲自炒菜,因此雇佣了一个厨师,月薪是350元。陈章英则通过观察和协助这位厨师,慢慢学会了烹饪。餐馆刚开业时生意很不错,但随着政府推行廉政建设,生意开始下滑。面对不景气的生意,陈章英提出了一个削减开支的建议——解雇厨师,并由她亲自担任这个角色。他们后来也真的将这个建议付诸实践。自1988年至1993年,江南酒家每年的利润大约是两万元。到了1993年8月,甘江南已经积攒了9万元的财富。
1990年,陈章英在江南酒家的灶台炒菜
搬到夹竹园镇后,一家四口人终于团聚在了一起。为了让大女儿甘薇薇学到更多知识,甘江南特地聘请了一名家庭教师,在甘薇薇放学后,来他们家辅导她学习。同时,甘江南意识到夹竹园镇作为一个小乡镇,发展前景有限。他决定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公安县城的斗湖堤镇,该镇位于夹竹园镇的东北方向,大约18公里的距离。那里不仅餐饮市场更大,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更高。为了逐步在斗湖堤镇发展,甘江南投资五万块钱在该镇购置了一套正在建设中的新房。
第三章:44岁创办江南宾馆
公安县的斗湖堤镇与夹竹园镇相隔仅半小时车程。一天,公安县印刷厂的领导们来夹竹园镇办事时光顾了江南酒家,对他们的菜赞不绝口,并询问甘江南夫妇是否有兴趣接手斗湖堤镇五九路上的印工餐馆。这家餐馆位于公安县印刷厂当街的门面,而所处的五九路则是斗湖堤镇最繁华的地段。印刷厂的正对面是财政局和税务局两个大单位,预计会有不少客源。
甘江南听后心动不已,第二天一大早便前往斗湖堤镇考察这家餐馆。他了解到,之前的个体户由于经营不善而亏损退出,印刷厂正要寻找新的承包者。餐馆有两间门面,总体面积比夹竹园镇的江南酒家要大、且地理位置极佳。
甘江南有意接手这家印工餐馆,但由于资金紧缺,他只能付了承包合同的定金。为了筹集剩余的资金,他向长辈甘永强(甘江南尊称他为”二爷”)寻求帮助,并向他展示了与印刷厂签订的合同,希望获得经济上的支持。甘永强认为甘江南非常可靠,于是帮助他按当时的利率借得五万元钱。
在这个过渡阶段,甘江南频繁往返于斗湖堤镇和夹竹园镇。一方面,他需要在斗湖堤镇监督自住房的建设进度和印工餐馆的装修进展;另一方面,他也在处理夹竹园镇江南酒家的转租事宜。
成功接手印工餐馆后,甘江南顺利地将餐馆生意迁移到了公安县斗湖堤镇。自1993年7月开业以来,印工餐馆生意蒸蒸日上。凭借多年的烹饪经验,陈章英掌握了湘菜和川菜的制作技巧,带领团队完成日常的工作,还根据当地风味创造了多种新菜式。这些特色佳肴使印工餐馆成为了当地的知名餐馆。客人络绎不绝,有时顾客多到需要占用印刷厂的走廊空间停放自行车。幸运的是,得益于印刷厂领导的支持,厂内员工对餐馆的经营也十分包容。
1995年正月,印工餐馆员工合影
甘江南得知斗湖堤镇最好的小学是实验小学,便通过同乡谷少海的帮助,将甘薇薇和甘萍萍转到了那里学习。这样两个孩子从孟家溪镇转到夹竹园镇,再到斗湖堤镇读书。转到实验小学开始读书是1993年9月,当时甘薇薇读五年级,甘萍萍读二年级。
印工餐馆在最初两年的生意特别红火。然而,随着周围竞争的加剧,新开的阳春大酒店、三星大酒店及其他一些小餐馆逐渐抢走了不少顾客。到了1995年年底,餐馆的生意已经大不如前,甘江南决定转租印工餐馆,并打算休息一段时间。结束运营时,甘江南已经积累了40万元人民币。
1994年前后,甘江南认识了公安县房改办(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黄凤鸣主任。为了方便两个孩子上学,也为了改善居住环境,通过黄主任的帮助,甘江南以10万元购买了公安县党校内的一套四室两厅的房子。1996年,甘江南以7.5万元的价格出售了之前的旧房子。从1996年开始,他们一直住在党校的这套新房子里,直到2010年。
199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甘江南和妻子陈章英尝试进入服装销售行业,但由于对这一领域不熟悉,他们并未挣到钱。同一时期,摇摆机非常流行,甘江南也尝试去销售摇摆机。他那时不知道摇摆机的营销模式实际上是传销,结果也没挣到钱。此外,由于甘江南手头有一些现金,亲戚朋友时常向他借钱。在这段时间里,他借出的10万元最终都没能收回。这些经历让他日后不太愿意再借钱给别人。
1997、1999年的两张欠条,借款至今未还
从1996年8月到1997年7月,甘江南和陈章英再次投身餐饮业,接手了位于斗湖堤镇五九路和油江路交界处的一家餐馆,更名为江南餐馆。这家餐馆地理位置优越,他们短暂经营的一年中生意也很好,也挣到了一些钱。然而,不幸的是,该餐馆因其门店所属的单位要收回门店,导致餐馆无法继续营业。此外,门店内新装修的门窗和瓷砖也无法带走,这使得他们在装修方面的投资全部白白浪费。总体来说,这一年的经营只是勉强保本。
斗湖堤镇的三条街及甘江南经营过的餐馆
此时,甘江南得知公安县种子公司下属的广源酒楼因经营不善而停业,便决定以13.5万元接手这家酒楼,并将其更名为江南酒楼。随后,他又借了钱来进行装修。酒楼的转让费加上装修费一共花了30万元。1997年8月,江南酒楼正式开业,并迅速吸引了大量顾客,生意兴隆。次年1998年,甘江南就收回了全部投资成本。
1999年年底,甘江南认识公安县商业局的易局长,易局长女儿与甘江南的大女儿甘薇薇是同学。易局长告诉甘江南,他们单位经营的孱陵宾馆餐饮部面临经营困难,问他是否有兴趣接手。孱陵宾馆的餐饮部位于五九路的核心地带。2000年初,甘江南投资60万元接管了孱陵宾馆的餐饮部,并将其改名为江南大酒店。
日子一天天过去,甘江南所经营的餐馆规模也在逐渐扩大:1993年开业的印工餐馆可容纳9桌,1997年开业的江南酒楼可容纳20到30桌,2000年开业的江南大酒店则可容纳超过50桌。从2000年到2004年,甘江南同时经营江南酒楼和江南大酒店,两家餐厅加起来能够承接80多桌客人就餐。在这期间,每年的利润约为80万元。到了2003年,甘江南的现金储备已经达到了大约300万元。
2001年与江南酒楼、江南大酒店全体员工合影
2003年,甘江南遇到了一个新的机遇。公安县农业局下属的农业学校经历了改制,该学校的地皮被卖给了一位名叫韩绍强的开发商。这位开发商在这块地上准备建一栋六层的大楼,正寻找投资方来买下这栋楼。而此时的甘江南也正在考虑买一块地皮来办自己的餐馆。多年以来,他一直面临租房开餐馆的困境:房东在续租时因为生意好而大幅提高租金,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续租,导致前期高昂的装修费用损失。他渴望拥有自己餐馆的土地和房产所有权,不再受制于他人。农业学校位于公安县荆江大道上,正对面就是甘江南当时经营的江南酒楼。
甘江南与韩绍强的购买谈判逐步推进。甘江南邀请了有相关经验的黄凤鸣一同前往参与谈判。当时甘江南手上有300万元现金,加上100万元的应收账款,共有约400万元可以用于投资。初次谈判时,这些资金只够购买一楼的两间门面(作为新餐馆的入口),以及二楼和三楼的餐饮空间。韩绍强原计划将四楼到六楼建成商品房出售给其他买家。但是,他们考虑到将来入住上层商品房的住户很可能会因为下层餐馆产生的油烟和噪音抱怨。通过甘江南和黄凤鸣的持续努力,他们说服了韩绍强将一楼的四间门面和二楼至六楼一起出售给甘江南。他们希望购买四个门面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计划将其中的三个门面装修成宾馆的大堂,而剩下的一个门面则被设计为车辆通道,以方便通往后方的办公楼、厨房和员工宿舍。甘江南看中了这栋楼的潜力,觉得将其建成江南宾馆,将更具档次,不仅可以容纳80多桌客人,还能提供34个客房。经甘江南计算,开设江南宾馆需投入高达1080万元资产。然而,他当时400万元的资产距离这1080万元的目标还有680万元的缺口。因此,他意识到必须寻找其他资金来源,以完成这笔交易,实现他的计划。
为了筹集所需的资金,甘江南开始向社会上的个人进行融资,并承诺在创造利润后及时返还本金与利息。他向潜在的投资者承诺提供每年15%的利息。如果发生亏损,他将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此外,他在合同中明确表示,江南宾馆的房产和土地权归他这个法人代表所有。通过这种方式,甘江南成功筹集到了约345万元,但距离目标的1080万还有335万元的缺口。
同时,甘江南也在积极地寻求商业贷款。最初,公安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答应贷给他300万元,但最终只批准了200万元。这一消息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因为缺少这135万元他无法达成投资目标。在江南宾馆建设期间,许多设施都需要资金投入,包括变压器、供电设备、发电机组、无塔供水系统以及装修和配置窗帘、空调等。
由于资金不足,江南宾馆开业时并未安装电梯。后来有了足够的资金后,才加装了电梯。因为是后来添加的电梯,电梯的楼层设置与宾馆的实际楼层并不完全对应。电梯停靠的五层实际位于宾馆的五层和六层之间,导致客人需要上下几步楼梯才能到达目的楼层。
2004年,甘江南记录的江南宾馆部分固定资产
江南宾馆于2004年4月28日顺利开业,并随之成立了江南宾馆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填补最后135万资金的缺口,甘江南一方面以高利率(部分借款甚至是20%的年利率)借入了55万元,另一方面赊欠了供货商80万元,这才勉强凑齐了开业所需的资金。尽管甘江南向供货商承诺将按15%的年利率支付赊账利息,但最终没有一个供货商索要利息,他们仅收回了本金。这些供货商因与甘江南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希望江南宾馆能顺利运营,以便未来继续合作。
在江南宾馆1080万元的投资中,约680万是通过借款获得的。开业之初,每年需要支付的72万元利息给甘江南带来了不小的财务压力。好在江南宾馆开业后就一直生意兴隆,甘江南也在宾馆的稳定运营中逐步偿还了这些债务。
2004年江南宾馆厨师合影(左六为陈章英)
2023年夏夜中的江南宾馆
第四章:64岁退出江湖
甘江南一生中有过三次与死神插肩的经历,好在他每次都凭借着极好的运气与坚强的意志,成功地渡过难关。
第一次是在他未满14岁时,遭遇的那次严重的工伤事故。在操作轧棉花的机器时,他的右前臂被机器严重损伤,造成了粉碎性骨折,落下残疾。幸运的是,瘦弱的他没被机器完全吞没,这就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致命后果。
第二次是1985年春天。当时,甘江南正在长江航线上运送货物,途经武汉长江大桥时,遭遇了巨大的风浪。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他不慎掉入了汹涌的长江。由于右手残疾,他游泳时无法保持平衡,在水中挣扎了很久。幸运的是,他被其他船员及时发现并用竹竿救起。当时,妻子正怀着小女儿才几个月,如果甘江南淹死了,对他们小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第三次是2004年,甘江南在重庆考察川菜和重庆火锅的经营模式期间突然失明。就近去重庆一家医院就诊后,医生告诉他可能会永久失明。他匆忙结束了在重庆的行程,回到公安县的家。在家人的陪同下,他去了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最后,医生确认他的失明是由于高血脂导致的大脑血管堵塞所引发的。在服用了降血脂的药物后,他的视力便也逐渐恢复正常。从2004年10月28日算起,甘江南经历了长达12天的失明状态。那时,江南宾馆刚刚开业半年,还承受着72万元年利息的重压。当甘江南带着失明的双眼回到江南宾馆时,员工们都被失望与恐慌所笼罩,甚至有江湖传言说他得了绝症。
甘江南担忧,由于他的身体残疾,他的孩子们可能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在两个女儿还小的时候,他从不让她们看到自己残疾的右手。只有等到女儿们长大一些了,甘江南才向她们透露自己右手的情况。
江南宾馆开业那天,甘江南深受感动,独自一人跑到宾馆的顶楼哭了一个小时。他之所以这么感动,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了件大事,这是他的祖辈们都没能取得的成就。有人曾建议他申请残疾证以享受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但甘江南认为他是靠智慧和领导力经营企业,不需要依靠残疾证。直到今天,很多人仍未察觉他右手的残疾。因为即便是炎炎夏日,他也总是穿着长袖衬衣掩盖自己的手臂。
2023年暑假,甘江南展示他的右前臂
甘江南在与妻子陈章英的生活中做出过三个重要的承诺。 第一个承诺是攒下40万元并购买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第二个承诺是要成为身价百万的人,并确保两个女儿能够上大学。第三个承诺是成为千万富翁,并支持两个女儿继续读研究生。这第三个承诺也在江南宾馆开业后逐渐成为现实。由于江南宾馆的地皮归他所有,他不再需要担心房东会提高租金或是因无法续租而造成损失。江南宾馆的定位显然比他之前经营的餐馆要高端,且在餐饮服务的基础上新增了客房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客房业务的利润率往往远超餐饮业务。
2011年左右,甘江南便逐渐还清了所有股东的投资本金和利息,并使这些股东陆续退出公司。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几个原因包括:首先,他不愿继续承担每年几十万的利息;其次,他更倾向于在幕后指挥,而不是亲自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第三,他希望让幺妹夫钟生智来做江南宾馆的总经理,如存在其他股东,任命管理层还需经他们同意。2011年之后,江南宾馆的日常经营主要由钟生智全权负责,只在需要的时候问甘江南的意见。
2023年5月1日,甘江南正式退出了法人代表的位置,并注销了江南宾馆有限责任公司,把江南宾馆的经营权出租给了几位资深员工,让他们接手继续经营。这标志着江南宾馆经营了19年后,甘江南结束了自己在餐饮业的创业征程,退出江湖。
2023年暑假,甘江南与两个女儿、女婿以及四个孙子合影
致谢
感谢岳父甘江南把他的故事讲给我听。同时也感谢我的妻子甘萍萍对本文的修改与完善。
附录
2003年公安县电视台的采访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m4y1j7Nw
2006年江南宾馆的介绍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V4y1q7xm